|
|
上海澳克曼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|
m.655dy.com TEL: 021-55129113、66055760 |
首頁 ∣ 公司簡介 ∣ 熱點新聞 ∣ 最新產品 ∣ 統一價格 ∣ 驗配常識 ∣ 聾兒教育 ∣ 精英團隊 ∣ 留言中心 ∣ 聯系我們 |
聽障兒童日常行為養成教育的重要性
播種一個行為,收獲一個習慣;播種一個習慣,收獲一種性格;播種一種性格,收獲一種命運——美國心理學家威廉·詹姆士。這句話指出聽障兒童養成教育的重要性,聽力障礙學生日常行為養成教育是指家庭、學校、社會通過對受教育者日常行為進行反復訓練,使之養成穩定的行為習慣的一種培養方法。
但現實是聽力障礙學生日常行為養成教育方面,仍有所欠缺。有相關研究者通過對聽障兒童自尊自愛注重儀表、文明言行、生活習慣三大項進行研究發現,91%的聾生不理解國歌的詞曲、國徽圖案及其寓意,無法自覺遵守升旗禮儀;25%左右的聾生坐立行走姿勢不正確,儀容儀表與學生要求不符;60%的聾生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;有50%的聾見到老師不能主動打招呼;38%的聾生不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。
究其原因,第一是聽障兒童自身聽力損失,造成與社會隔絕,常遭人誤解后,產生自私冷漠猜疑情緒易激動等心理特征,同時,由于語言環境的缺失,聾生理解能力較弱,造成道德認識膚淺,道德情感薄弱,自控力差,易產生不良行為。家庭是聽障兒童日常行為養成教育的主力,家庭的參與和重視不可忽視。
第二是學校因素,特教學校是聽力障礙學生接受教育的主陣地,也是聽力障礙學生良好行為養成的重要場所。但在教育過程中,教育方法依舊存在著過于簡單粗暴,不夠耐心。由于聽力障礙學生聽力損失,學生只能通過手語交流,然而手語交流存在著語義變通等,教育效果往往存在差異。這與養成教育的重要地位、國家的重視不相匹配。
第三是社會因素,社會風氣的不良影響,使一些是非分辨能力弱的聾生把社會不良現象當成了“時尚”,由于聽不到,看到了就成了模仿的對象,于是自覺不自覺地學習模仿穿奇裝異服等行為;同時,傳媒消極影響。由于失聰,對傳媒中正面東西有時不能很好接受,反而對反面東西接受較快,使聾生做出一些不符合行為要求的舉動來。
后期介紹一些聽障兒童日常行為養成教育的訓練方法。
澳克曼聽力活動地址: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587號二樓113室
地鐵1、2、8號線人民廣場站下11號口出,地鐵2號線南京西路下2號口出
公交109.112.20.37.921路到上海電視臺站下,公交36.933.869.974.952路到南京西路成都北路站
預約咨詢熱線:021-62171386 021-55129113
|